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已经胜利闭幕,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次全国两会是在我们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对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着新目标奋勇前进具有只要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大家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3月26日下午,由浦东房协、市物协浦东工委、市房产经济学会房地产市场专委会第九办事处主办,上海市楼宇科技研究会、上海交通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促进房地产业数字转型”主题报告会,在张江戏剧谷剧场顺利举行。100多家会员单位齐聚一堂,聆听了上海市楼宇科技研究会理事长戴晓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BIM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家春教授的授课解读。
戴晓波教授 《贯彻两会精神,“十四五”规划纲要及房地产发展分析》
报告会上半场,由戴教授以《贯彻两会精神,“十四五”规划纲要及房地产发展分析》为题作主旨报告,从国际国内形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考量及房地产业、上海“十四五”城市发展与房地产等维度给大家作了系统解读。戴教授认为,2020年,在全球疫情常态化,美国、欧洲等主要经济提均出现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实现了2.3%的正增长,在全球范围内实属不易。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演变,以及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我国经济增量发展带来了不小影响。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以“一带一路”为载体的中国全球化,将对未来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产生重大影响。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戴教授指出,高质量、双循环、均等化、创新型等要素,是“十四五”规划的核心内涵,而两个一百年、国际地位、大国治理、增量转存量、新基建等关键词,是2035年远景目标的核心要义。就未来全国房地产业而言,“房住不炒、住有所居”依然是总基调,商住两用与职住平衡是供给侧的规划思路,一城一策与城市更新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关于上海城市发展,戴教授指出,上海是“科创中心、自由贸易区、长三角一体化”三大国家战略的承载区,城市更新与高质量建设、精细化管理与营商环境、住房发展与保障、长三角一体化与大虹桥商务区、智慧城市与美丽乡村、“一江一河”与环境、地下空间与建设科技,将是上海住建领域“十四五”发展重点,房地产则呈现“区域分化”的基本格局。
张家春教授 《数字中国与房地产数字化转型升级》
报告会下半场,由张教授作了题为《数字中国与房地产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主旨报告。张教授指出,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是党和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建设方略包括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应用布局囊括了国家管理、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领域,研发布局涵盖了人才培养、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等内容。张教授认为,数字中国的发展过程需要“一纵一横”。“一纵”是从“互联网+”到数字经济,互联网与各行各业都在加深融合;“一横”是从数字经济到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向民生、政务延伸,利用数字技术,解决更多社会痛点。纵横拓展的背后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和应用。关于房地产转型升级,张教授指出,房地产科技经历了“数据分析、辅助工具”、“交易服务、智慧建筑和共享经济”、“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三个时代,以提高科技含量、降低人力成本为目的,装配式建筑、工业化装修、建造机器人、隐蔽工程可视化等数字化手段和产品,将在房地产业不断形成规模应用。
程国庆书记、桑运效会长、联合学术研究部毛正峻主任参加了报告会。桑会长主持了报告会并作总结发言。他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各会员单位要着力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特别是要结合“四史”学习教育,以党建为引领,把握好、规划好、协调好企业发展;要加强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与新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强化横向交流,不断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促进互利共赢与共同发展。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9047号